2011年10月20日,央視在鄖西拍攝七夕專題片——《永遠的天河》。

今年7月,央視來到鄖西拍攝七夕專題節目。
眼下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節。牛郎織女的傳說千古流傳,已經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始終和七夕節相連,七夕坐看牽??椗?,是民間的習俗。作為和七夕有著一定淵源的鄖西,近年來正如火如荼打造七夕文化。記者綜合多方考證意見,探尋鄖西七夕文化和牛郎織女傳說形成的淵源。
七夕傳說發源于何時?
七夕被稱為“中國情人節”,而關于七夕牛郎織女傳說的成形時間,臺灣學者王孝廉在《牽??椗膫髡f》一文中考證得比較全面?!芭@煽椗毙浅矫值奈淖肿钤缬涊d在《詩經·小雅·大東》中:“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薄对娊洝肥俏覈臅褰浿?,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前11世紀至前6世紀),堪稱中華文化的經典。成書于東周時期,編撰者為西周太師尹吉甫,房縣人。
傅玄(217—278年)在他的《擬天問》中有“七月七,牽牛織女相會天河“的話,是文人記錄的牽??椗畟髡f中最早出現的七夕相會。同時代的張華在《博物志》、梁吳均的《續奇諧記》,晉武帝時代陸機等作品中都有記載,直到南北朝時南陽人宗懔的《荊楚歲時記》出現,具體完整地形成了牽??椗畟髡f。“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織杼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纴。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同時,《荊楚歲時記》又有“楚懷王始置七夕”的記載。可見,“七夕”正式文字出現及牛郎織女故事的具體完整,當是在建安以后到南北朝之間(約226—563年間)。
鄖西有牛郎織女原型
因東漢前的歷史時期鄖西未建縣,故而考證鄖西對七夕、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形成的影響時間,只能考證東漢、南北朝前的歷史時期,重點是商周至春秋戰國早期。
這個時期,以鄖西天河口為中心的漢江兩岸眾多方國的分布及經濟發展,特別是古麋國的繁榮,為七夕習俗及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人類自古以來是臨水而居,漢江自古就是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也是南北文化傳播之地。據史料記載和文物考古發現,在商周至春秋中期,沿漢水及其支流,大大小小共分布著許多方國,著名的方國有十多個,僅中上游就有巴、庸、麇、絞、楚等,特別是庸、麇、絞、楚等國的國都更是相距不遠,都在200公里以內,這里方國林立,是周代封國集中的地區。
春秋時鄖西、鄖縣均屬麇國之地,據考古學家考證,麇應該是自夏代以來就在鄂西北生存開拓的部族,漸漸發展形成土著方國。也就是說,古麇國大約在四千年前就已經在鄂西北繁衍生息,鄖西天河流域的“白龍洞”、“黃龍洞”古人類遺址都證明了在遠古時期這一區域就有人類活動。
鄖西天河口是古麇國都城的重要口岸,是鄖西天河進入漢水的地方,對岸是鄖縣五峰及肖家河。據考證,這一帶是西周和春秋時期古麇國的故都,古稱钖穴。地勢開闊平坦,土地多而且肥沃,是這一區域最大的適合人類生存之場所。
鄖西境內的庹家灣遺址,與五峰隔江而望。考古已發現自新石器至兩漢的文化遺存,現存面積約4萬平方米,出土了大批以東周時期為主的遺物。在五峰對面鄖西的棗園古墓群,考古專家近年來發掘整理,這里有兩百多畝土地里都葬有古代帝王之家的墳墓,其規模之大,實屬罕見。
因此說,以鄖西天河口為中心,不遠的漢江沿岸上下區域及天河流域自古就是人類的重要聚居地,這里歷史悠久,曾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的地區,為七夕習俗及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提供了客觀條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歷史研究者發現,西周時期較大的都邑中出現了市場,麇國的國都钖穴也一樣,市場交易的商品有兵器、牛馬、絲帛等各種物資,人們已經掌握了服牛駕馬的技術。
資料考證,古麇國的故都钖穴在西周和春秋時期,水陸交通便利,銅錫鑄造業發達,商業繁榮,钖穴的繁華,一直持續到了東漢時期。
鄖西在西周時期隸屬古麇國,牛郎織女原型是存在的。
鄖西習俗是楚習俗重要組成
按照“楚懷王始置七夕”的記載,“七夕”是當時楚國的一個習俗,也就是說楚懷王統治的時期及區域就有七夕的習俗。
楚懷王(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99年)是楚國第40代國王,在位30年,開始稱王距有年代記載的楚國第4代國王熊繹(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1006年)稱王有715年。熊繹,西周初期楚人領袖,《史記·楚世家》中記載:“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后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據考古學家研究考證,古“丹陽”在漢江的丹水和淅水交匯之處,交匯之處距天河口近。據史料記載,楚國到楚武王之子文王(公元前689年)才建都于郢(在今湖北省古荊州城北5公里紀南城),文王遷都郢時,距楚國第4代王熊繹稱王354年,那么,這一段時間楚國的國都在哪里?只能是在漢江流域的上游丹陽。
楚國還沒有得到周王朝正式承認時,麇被周武王封為子爵之國,定都钖穴,與丹陽相距近。據史料考證,麇部族眾多,疆域廣大(含今丹江口、鄖西、鄖縣、房縣),是春秋早期部落中實力較為強大的方國,在楚文王遷都前,麇非常繁榮發達。
公元前611年,麇國為楚莊王所滅,楚設其地為“钖縣”。
古麇國國都所在的鄖縣五峰鄉東峰、喬家院春秋古墓、不遠的遼瓦店子大型夏商時代文物遺址等重大考古發現,經國內權威專家確認,古麇國地域漢江河谷兩岸這一帶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佐證了楚文化是楚地原始文化在吸收周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
總之,從對楚國早期在離鄖西天河口不遠的漢江下游居住建都三四百年的歷史及古麋國的繁榮、被滅分析,麇國的文化習俗對楚文化及習俗的影響是深遠的,是早期楚文化的發祥地,因此說鄖西的習俗就是麇國的文化習俗,就是早期楚文化、楚習俗的發源地。
神仙傳說是牛郎織女形成基礎
史書記載,鄖西為“世傳列仙所在之地”。酈道元(約470—527年)是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其《水經注卷二十七沔水上》有這樣的記載:“甲水又東,右入漢水......縣故春秋之钖穴地也,故屬漢中,王莽之钖治也。縣有钖義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上有石壇,長數十丈,世傳列仙所居,今有道士被發餌術,恒數十人。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搖。漢水又東經長利谷南,入谷有長利故城,舊縣也。漢水又東歷姚方,蓋舜后枝居是處,故地留姚稱也?!?
而文中說的钖義山已經被考證就是鄖西縣澗池鄉的娘娘山,在五峰即钖穴的對面,與五峰即钖穴隔河相望,據說是遠古流傳世傳列仙之一王母娘娘所居。鄖西的天河在钖義山(娘娘山)腳下,站在娘娘山頂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河口和五峰古麋國的國都。
是“列仙所居”之地,必然關于列仙的傳說多,而且豐富,才有天帝等人物和傳說。當地關于神仙的傳說,為牛郎織女故事傳說的形成提供了最直接的內容。
多個地名是最直接證據
在鄖西,牛郎織女的傳說可謂家喻戶曉。而在天河流域,更是有很多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地名,如天河、歸仙河、銀河、牛郎山、織女山等地名。
其中,天河是離漢江岸邊麋國都城最近的一條大河。對于天河的記載,目前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明嘉靖(1522—1566年)《湖廣鄖陽府志》,其中已有天河的記載:“天河,在縣西一里。水出虎鳴峪山而下以達于漢,望之如天上來,故名?!摈鐕识紝γ娴倪@條大河自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它的四季變化,它的來去走勢,自然引起人們更多的注視和探究,在天河口對面看天河,它的走勢由北至南,與天上的銀河相向,因此更易被納入古代傳說的故事里??梢哉f,傳說故事里天河的實物原型就是與漢水相連的鄖西天河。
此外,鄖西不僅有“天河”實名,也有“銀河”的實名。在河夾鎮西邊就有一條河叫銀河,這條河與“天河”平行,垂直南下,入歸仙河注入漢水。
鄖西同時也有牛郎山、織女山。據當地人們傳說,當年牛郎追趕織女時,被王母用定身法定在那里,至今化為兩座山峰,聳立在天河兩岸。
鄖西是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幾千年來,文明在這片土地繁衍、流傳,當地的文化習俗、民間傳說為七夕牛郎織女故事的形成、豐富和完善提供了鄖西獨特的文化元素。
☆☆☆ 品質旅游,服務至尚 ☆☆探尋鄖西七夕文化淵源☆☆☆十堰旅行社☆☆十堰周邊游
☆☆☆~ 十堰百分佰國際旅行社 真情服務 ☆☆☆~
24小時咨詢熱線:
電話:0719—8883686 19907282431 18972491426
傳真:0719—8883686
微信:Z19907282431 18972491426
QQ: 25279947 1601406180 404715680 468901138
網址: www.slyhj.com
電郵:25279947@qq.com
地址:十堰市箭區人民南路7號長泰主樓215室(三堰加油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