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888368619907282431
周邊旅游
國內旅游
專業地接
養生游
會議接待
電話:0719-8883686 傳真:0719-8881596 聯系人:鄭加娥 小客服 QQ:25279947
十堰百分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三堰營業部 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18647號-1
公司地址: 十堰市茅箭區人民南路7號(長泰主樓215室)
湖北旅游哪好玩|武當山旅行社|湖北旅行社哪家好|十堰旅行社|武當山道教養生游|武當山會議接待|武當山旅游攻略|神農架旅游攻略|神農架精華二日游|武當峽谷漂流一日游|武當山快樂谷漂流一日游|神農架酒店預定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清明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十堰地區,有哪些習俗呢?記者日前采訪了民俗專家,并查閱了相關史料,為讀者整理出我市古老的清明節習俗。
清明祭祖掃墓 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歷史悠久。據1999年12月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十堰市志》記載,陰歷三月初三為清明節,是傳說中的三大鬼節之一。在十堰地區,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敬祖思親,觸摸自然,迎接新生,傳遞親情。 2014年12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鄖陽民俗》一書中記載,上墳祭祖最晚濫觴于春秋戰國,鄖陽至今不衰。每年清明節前,無論貧富,不管城鄉,只要有后人,一般都會有人上墳。除非后輩都在幾千里之外,回不了家。人在家鄉,不上墳祭祖,就會遭受“不像話,連個清明吊兒都不掛,像個孤墳”、“清明不祭祖,死后變豬狗”的指責或詛咒。如今,十堰地區上墳仍遵循“迎前不拖(延遲)后”的習俗。據《鄖陽民俗》一書記載,在十堰地區,清明上墳,不少人還帶著挖镢鐵锨,給祖墳添新土。民俗專家黃忠富介紹,在十堰地區,還有這樣的習俗:生活遭遇不幸的婦女,往往會在清明節這一天,來到娘家親人墳前哭訴。這些婦女道盡心中委屈后,經娘家陪同上墳的親人再三勸說,她們才慢慢起身回家或到郊外散散心。全族人同吃清明會 據《十堰市志》所載,舊時,境內各宗族門戶還有在清明這一天吃清明會(實際上是“親盟會”)的習俗,順便完成如續家譜、處理家族內部事務的活動。《鄖陽民俗》記載,鄖陽人常說“我們是一個清明會的”。從前,同根同祖同姓同族的近親分成一支一支的,由同族輩分最高、年齡最長、威望最高者任族長。每逢清明節,全族人會到祠堂開會,同支每家湊糧油酒菜等,從大房到幺房,輪流置辦酒席,全族人吃喝一天或一頓,俗稱吃清明會。《鄖陽民俗》還記載,會,即聚會,就是在家族的祠堂里回顧總結同族各家之事,旌表盡忠盡孝子孫;懲罰敗壞家風、偷搶嫖賭、坑蒙行騙的敗家子:輕者下跪認錯,承諾悔改;稍重者暴打一頓,以示警告;再重者逐出家門,取消姓氏;特重者動用家法打傷甚至打死。踏青 清明時節,恰是大地春回的大好時節。人們或攜家人,或與朋友結伴,在田野上游玩,賞著百花,聽著陣陣鳥語,真是心曠神怡。這些郊游活動便被稱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節人們要去野外上墳,祭拜祖先,順便游山踏青,故又叫“踏青節”。 民俗專家黃忠富介紹,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游春習俗。今鄖陽的掃墓者祭奠完畢,不立即回家,會來到草木茂盛、山清水秀之地,擺上自帶的酒菜和食物,在祭祀的同時踏青。 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據《舊唐書》記載:“大歷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的習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朝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了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清明節制作寒食 民俗專家介紹,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因為清明節和寒食節的來歷同出一源,所以關于寒食節的日期,自古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另外一種說法是清明節的前兩天。十堰當地人為簡便起見,就把兩個節日混為一談,一起過了,或只過清明節。反正兩個節日都是祭奠亡人。”民俗專家黃忠富說。 自古至今,民間還保留著清明節制作寒食祭祖的習俗。清明節的飲食習俗主要有吃燕麥炒面、青團子、炸馓子、煮雞蛋、清明粑等。據民俗專家介紹,燕麥炒面是我市漢江以南高山地帶所出的“山珍”,在十堰只能種在高山上,產量很低,所以燕麥就成了山外人眼中的“山珍”。在十堰南三縣,如果來的客人不是太親近,是吃不到燕麥炒面的。漢江沿岸還有吃青團子的習俗,將一種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出汁,取這種汁同晾干的水磨純糯米粉攪拌,然后用細膩的糖豆沙做餡,另放一小塊糖豬油包在里面,入籠蒸熟。舊時清明節還有吃馓子的習俗。馓子為油炸食品,香脆可口,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習俗如今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此外,清明節吃雞蛋,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同時,清明粑也是清明節的傳統小吃,皮為糯米面,加上野菜,餡是野蔥、榨菜和臘肉丁等,混在一起炒熟而成,上籠屜蒸熟后即可食用。戴柳枝圈、插柳 清明節不僅是祭祖的日子,除了祭祖、上墳外,清明節十堰還有一些十分有趣的民間活動。清《房縣志》記載:“清明節,折柳插戶,簪鬢,各處家墓拜掃紛紜,城南梳妝臺尤盛。染紙帛剪幡羅系竹竿插墳上。游人載酒尋芳,設障行廚,滿耳笙歌,盈眸羅綺,與鶯燕相和,花柳爭妍,乃謂之踏青。少年競放風鳶,或走馬較射,斗草踢球。”據民俗專家介紹,從前,還有折柳之俗。“柳”音同“留”(留春)。插柳樹為祛疫除魔,戴柳枝圈為消除愁絲。這一習俗也是由春秋時期介子推而來的。介子推死后,晉文公重耳將其母子葬在柳樹下。每到此日,便號令家家插柳、禁絕煙火,以此紀念介子推。自此以后,人們便折柳枝掛在門外,踏青時也折下柳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遮太陽,后來又演變成插柳枝植樹綠河堤。蕩秋千 據《鄖縣志》記載,清明節當天或前三天之內,上墳燒紙錢祭祖,并開展郊外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等活動。據史料記載,蕩秋千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歷史悠久,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仍然被人們喜愛。忙農活 清明節還是中國農事二十四節氣之一。從這時起,人們開始要忙農活了。有農諺云:“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清明下秧栽白田,谷雨下秧栽麥田。”“清明上山插桿旗,植樹造林人馬齊。”還有些預測年成和時序的農諺說:“清明要晴,谷雨要淋。”“清明雨紛紛,秋糧增千斤。”這都是人們對自然規律的總結,對于指導農事活動很有作用。
24小時咨詢熱線:
電話:0719—8883686 19907282431 18972491426傳真:0719—8883686
微信:Z1990728243 18972491426QQ: 25279947 1601406180 404715680 468901138
網址: www.slyhj.com電郵:25279947@qq.com
地址:十堰市人民南路7號長泰主樓215室(三堰加油旁)
2024世界武當太極拳大會|武當山旅游攻略|武當山旅行社|十堰百分佰國際旅行社
武當山旅行社小編獲息,2024年月10月12日上午,以“天下太極會武當武當太極和天下”為主題的2024世界武當…
2024世界武當太極拳大會|武當山旅游攻略|武當山旅行社
十堰武當山快樂谷旅游攻略|武當山快樂漂流攻略
十堰旅行社小編為您介紹武當山快樂谷旅游攻略,武當山快樂谷旅游區是武當山獨具特色的休閑體驗旅游區,依…
武當山快樂谷漂流有哪些技巧和方法|武當山快樂谷漂流旅游攻略
十堰旅行社小編為您分享武當山快樂谷漂流有哪些技巧,為廣大游客朋友們提供方便。武當山快樂谷漂流是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