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鎖武當云涌太和磨針井南巖飛云太子坡 天庭神韻
山花掩廟觀
和諧武當
武當山,我上去過一次,問我最深刻的印象,我只能說兩個字:縹緲。
這并不是說武當山霧多,即使偶得晴日,它也會無緣無故讓人不可理解地飄來一團團潔白的云絮,如棉花糖一般棲在山巒之間;也不是單說武當山的風景,次第而開,一幕一幕仿佛看不到盡頭??傊阋蝗肷街?,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縹緲感。這種縹緲感只可意會,不好言傳。仔細問個究竟,又會涌出虛幻、灑脫、玄妙這些詞匯,讓人心生一種“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的感嘆。記不得是哪一位詩人說過,“好景都讓名寺占”,不假。沿著自己的心路再進行深究,終于發現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感受,根本還在于武當山的精神和它濃郁的人文氣息。
武當山號稱天下第一道山。雖然是 “號稱”,肯定有淵源。大明時期,它的道場是天下之最,用今人的眼光看問題,有時候會找不到事物存在的起源。永樂皇帝搶來了明朝皇位,又聞建文帝遁入武當山做道人,便大興土木,一則乘機探個究竟,二則用道來感化世人,于是征用軍民工匠三十余萬,消耗江南七年錢糧,從宏大排場的凈樂宮到巍峨嶙峋的武當山,八十里上山路,三里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山上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巖廟、39座橋、12座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并將武當山位列五岳之上,尊為 “玄岳”。看看太子坡、紫霄宮,還有已經看不到的淹沒在丹江口水庫深處的、以老均州為始點的上山官道和皇帝的行宮,便知道它的 “號稱”并非虛假。果然,我上得山來,未到南巖,更不用說到金頂,看人,便覺得人是仙風道骨;看山,便覺得山是仙山道氣??墒亲鳛槌H耍瑢?“道”不了解,認為 “道”是一團撲朔迷離的幻影,不像手中拿著的上山拐杖,一看一摸一目了然,于是愈發覺得 “道”更像那高高的五座山峰上的樹,似隱似現,又像武當劍或是武當內家拳,舞得人眼花繚亂,一眼看不透它的深奧,內心油然生起迷霧來?!靶闭撸?、遠、深、虛也,縹緲也。精神的霧加之山中真實存在的霧,那縹緲的感覺便更深了。
其實,“道”,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這學問的內涵與外延,既廣泛又深邃。當然,要是只有淺層次的了解或者只有某一方面的粗略接觸,就像我,對它的博大精深便不會有充分的認識。在我看來,“道”不就是那些穿著道袍的道人么?他們往往蓄著胡須,裹著腿,上衣的襟袖寬大寬大的。其實,根本的“道”卻是一門學問,是一脈哲學體系?!兜赖陆洝?,便是一部精湛的哲學著作。道者,規律;無為,是隨其自然的發展變化;無為而為,是順其自然的發展變化了,便自然可以達到目的;無為無所不為,是達到一定的境界后,便可以無拘無束,無所不適,形成天人合一之和諧,爾后無所不能為。道法自然,這對當今保護環境、弱化人為因素對生態的破壞,讓人有些啟發。我接觸了一些居士,他們告訴我,要成為有真才實學的道人,道學經典自然要熟知了,而天文學、心理學、地理學、環境學、醫學、遺傳學、物理化學還有儒呀、佛呀等等,都得知道若干。還有那煉人意志的“辟谷”,兩個人在一個山洞里打坐一個月,只能吃五斤糧食,乖乖,入“道”也真不容易!成為有學問的道士,也真不簡單。
就像上武當山,想看好風景,想受道風沐浴一番,就得攀登。獲得學問就得吃苦。人生需要學的東西太多,知識的海洋里有時候也分不清真偽,善于學習是一種美德,而選擇學習于自己有用的東西卻是一門藝術。有人選擇了道學,就像真武真君,丟棄太子的位置來這里千辛萬苦地修煉,需要多大的勇氣、多么堅強的意志?修了好多年,《道德經》背得滾瓜爛熟,可還是沒有得道,要不是受鐵杵磨針的老太婆啟發,他也會半途而廢。他從早到晚,靜心端坐,任鳥兒在頭上做窩、生蛋、孵化,任荊棘從他的腳板下長出、開花、結果,就這樣一修又是四十多年,最后終成正果。可見人生的追求要堅定,只要自認為值得追求的,便要鍥而不舍,否則隨手放棄,豈不可惜!知識的和生活的海洋里也常常生迷霧,人總披一頭霧水,看一切都像隔著一層雕花玻璃。即使攀登武當山,也是這樣,你要是意志不堅強,你就會被那陡峭的山、險峻的路所迷惑,先自膽怯了一半,咋能到達頂峰呢?
可是攀登武當山又不是這樣,看看那朝圣隊伍中七八十歲的老奶奶,一步一叩首地上到金頂,我心中自感慚愧,羞得沒法見人。尤其是,武當山的勝景呀,循循誘導我,哪會感到疲勞呢?恰如學一門自己喜歡的學問,越學知道得越多,也就越有興趣,越感興趣就越是要學。武當山的秀美呀,就像是一直落下來的幾株玉筍;武當山的清幽呀,就像到達了真實的世外極樂世界;武當山的雄奇呀,就像天公抽出的倚天寶劍。那峰、那巖、那松、那觀、那入云的天梯,越富有誘惑,就越是想探個究竟。當我氣喘吁吁地上到金頂之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便覺藍天伸手可觸,江山一眼可收。藍天伸手可觸而不能觸,江山一眼可收而不能收,本就能使人產生聯想。道家把道觀建在天柱之巔,不就是想讓 “道”的精神更具備明朗、通靈、高玄的載體么?放眼八百里武當,俗世似在天外,萬念不上襟懷。身在山中,竟仿佛不知身在何處,似乎可以或者已經飄然羽化而為仙。
可是,我們終究不能飛越迷霧,飛越自然的迷霧、社會的迷霧,武當山神話傳說的迷霧,還有宗教的迷霧。我們來到武當山,覺得自己被刷新了一次,覺得渾身有了濃濃的禪意,然而終究還是在縹緲之間徘徊、在縹緲之間存在。
我忽然想起我曾經為武當山寫過的一副聯子,權錄其下:
立斯山覽斯霧頓入迷茫徒有所感所思所想;
省此道悟此時忽開茅塞唯留新聞新見新知。
(圖片由特區武當山攝影協會提供)
☆品質旅游服務至尚☆☆武當山風光☆☆武當山美景☆☆十堰旅行社☆☆武當山旅游攻略
☆☆☆~ 十堰百分佰國際旅行社 真情服務 ☆☆☆~
24小時咨詢熱線:
電話:0719—8883686 19907282431 18972491426
傳真:0719—8883686
微信:Z19907282431 18972491426
QQ: 25279947 1601406180 404715680 468901138
網址: www.slyhj.com
電郵:25279947@qq.com
地址:十堰市人民南路7號長泰主樓215室(三堰加油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