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 “中國小長安”之稱的鄖西上津古城,1985年12月被鄖西縣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被湖北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國家建設部、文物總局評定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它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縣級古城之一,又是湖北省第一個解放的縣城(原上關縣)。
“朝秦暮楚”的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為明代城址,坐落于漢江最大的支流金錢河的下游東岸,歷史上曾為交通、政治、文化、商貿、軍事之要地。上津古城東西長1007米,南北寬306米,面積8萬平方米,成靴子狀。墻體周長1236米,高約7米,基厚約6.1米,下系青石漿砌而成,上用青磚復修,城墻頂部建有雉堞,“文革”期間大部分被毀,現僅存東南部10余個,城墻拐角處建有城樓(已毀),環城修有護城河,寬4米,深2米,河四周植柳圍城,故名“柳州城”。設有五門:東曰通鄖、北曰接秦、南曰達楚、西曰抵漢,素有“朝秦暮楚”之稱。
“上津”一詞最早源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豐鄉水西南合關村水而南入上津”,其中“津”為渡口之意,即上津為漢江支流金錢河(又稱夾河)逆流而上的最上一個渡口。上津一帶是金錢河流域最大的沖積開闊地。金錢河是漢江一大支流,當年金錢河繞城西而過,為防止河水沖擊古城,便在河兩岸廣為植柳。金錢河河床腹地寬闊,水勢浩蕩,從隋唐時期開始,這里就是一個舟楫穿梭、商賈云集之地。可惜因戰火不斷,河床淤塞,上津碼頭的繁華也隨著時光的流轉而消失。
要說古鎮之風流,還要數其作為“天子渡口”的繁華。據考證,“上”乃天子,“津”為渡口,上津即為“天子渡口”。歷史上,南糧北運有三條要道,東邊是沿海漕運,中有京杭大運河,西以漢口為集散地,穿漢江,翻秦嶺,達長安。在西線通道上,無疑自漢江入金錢河至上津,再以騾馬馱運翻越秦嶺小道直至關中,是三條要道中最為便捷的通道。險峻的楚塞秦關,加上南北物流的交通要道,使上津建制具有悠久的歷史。據《鄖西縣志》記載:上津不僅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繁華一時,它位于秦楚要塞,自古以來更以雄關當道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宋太祖趙匡胤、呂洞賓、黃巢、李自成、張獻中等都在這里留下過足跡,這更為古城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明洪武初復設上津縣,于老城之北200余米壘一土城,但在明中葉被水毀。明正德年間,知縣曾知槐等擬筑磚城,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秋告成。因戰事較多,于清嘉慶七年(1802年)補修,磚記“嘉慶七年,上津公修”以示事,距今約208年。同治二年(1863年)十二月,四川農民起義軍攻克上津,將城樓拆毀。“文革”期間,雉堞大部分被毀。2005年,古城再次得到修繕。
上津古城位于鄂陜交界,距銀武高速上津出口處10公里,由于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近幾年,許多遠方游客慕名而來,感受古城歷史的繁華與滄桑。
歷經風雨滄桑的千年古鎮
上津地名,歷史悠久,古為商國之地,春秋屬晉,戰國屬秦,北朝西魏時,建立上津縣,比鄖西建縣早938年。上津歷史上曾14次建縣,6次設郡,2次設州。
上津古城可考的歷史要追溯到1700多年前,三國時期,魏在此首建平陽縣。隋代大業三年(607年)改設上津縣。當時金錢河的交通給上津人帶來了繁榮與幸福,但更多的卻是戰爭硝煙,災難重重。北宋時,金人多次侵略商洛和上津。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部將王彥收復上津。次年,金兀術派將求和,劃金錢河上游鶻嶺關為宋金分界線。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方撕毀和約入侵上津,宋將任天錫又領兵收復上津,穩定戰局。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四年(1263年),元將阿術領兵20萬兩次入侵上津,攻襄陽,沿途俘獲漢人五萬送到北方當奴隸,上津人口大減,降縣為上津鎮。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征西大將軍鄧愈到上津平定叛亂,使上津局勢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明崇禎七年(1634年),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率農民軍進駐上津,明王朝特令襄陽督師楊嗣昌起用部將熊文燦,從襄陽發兵爭奪上津。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張獻忠重駐上津,整頓兵將,從上津出發,再攻鄖西,重圍鄖陽,迫使明總兵黃得功投降農民軍,使農民軍擴大為10萬人,他們挺進襄陽,擊敗楊嗣昌。熊文燦因圍剿不力,被朝廷斬首。
解放戰爭時期,賀龍將軍曾在上津古鎮對面的白巖寨戰斗后撤往陜西鎮安。徐海東、徐向前曾在上津云嶺血戰,李先念率領新四軍在上津播下了革命的火種,在上津的七里峽撤往陜西,與主力會師,完成了中原突圍的戰略大轉移。1947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4縱12旅解放河南省盧氏縣后,兵分兩路向陜南進軍,11月12日,南路34團解放漫川關和上津鎮,成立上關縣。1949年,撤上關縣并入鄖西。
充滿神奇的古城傳說
上津,這個扼秦楚之咽喉、據鄂陜之雄關的千年古城,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傳說。記者從這些傳說中摘錄幾個,以饗讀者。
傳說一
楊八姐施計斃惡僧
北宋年間,楊延昭之妹楊八姐生得花容月貌,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相傳很久以前,離上津古城近百里的天寶山上有座宏偉壯觀的深山古剎叫紅門寺。在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領兵清剿黑龍山土匪時,匪首在戰亂中趁機逃脫,遁隱紅門寺,落發為僧。此妖僧身高丈余,腰粗合圍,有萬夫不當之勇。其遁隱紅門寺之后,惡習不改,變本加厲,在山上勒索供奉,強搶民女。方圓百余里百姓對其痛恨無比。
北宋朝廷獲悉奏報,傳下圣旨,調“天波府”楊八姐率兵征剿天寶山 (又名天蓬山),捉拿惡僧。楊八姐領旨率兵直發天寶山,巧扮民女前來紅門寺進香拜佛。當楊八姐燒香完畢,轉身離去時,兩個僧人伸手擋住去路,強行截留楊八姐。這時,走出一僧,其身高丈余,五大三粗,頭大如斗,眼似銅鈴,耳大如扇,鼻孔朝天。這惡僧走上前來哈哈大笑:“此乃天生尤物,來來來,讓我們即刻成婚!”楊八姐見狀,急忙躲過,心想:“大膽惡僧,我正要找你,你送上門來,看來你是惡貫滿盈,今天本姑娘就送你上西天。”惡僧一陣狂笑,頓時殿堂瓦片作響,畫梁上灰塵紛紛落下。楊八姐見狀,暗想不可輕舉妄動。楊八姐在山門前轉了一圈,看到紅門寺山墻旁有一巨石,有一丈多高,兩丈多長,便指著巨石說:“你若將此石背上天寶山頂,我便和你成親,否則休想!”惡僧答道:“毛丫頭休得小看我,一言為定,不得反悔。”說罷,楊八姐掛劍背箭直上天寶山頂,以便擇機下手。惡僧志在必得,走上前去,卷起衣袖,便將巨石扛起,往山上走去。只見他遇路走路,無路攀崖,眼看快到山頂時,楊八姐持弓搭箭,讓惡僧當即斃命。
傳說二
張獻忠重修關帝廟
張獻忠(1606年—1647年),字秉忠,號敬軒,陜西定邊人,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曾建立大西政權,與李自成齊名。
相傳明崇禎十四年,張獻忠駐軍上津,住在古城的元貞觀。在此期間,張獻忠令人重修關帝廟,為關帝塑像,并在廟中立下記事碑。原碑最后云:“偶發善心,創修關圣大殿于上津城之北。”
清朝晚期,鄖西縣令張道南巡視上津時發現此碑,因張獻忠在清代統治者眼中是反賊、流寇,即令人將碑毀掉。
傳說三
王聰兒殉難閻王碥
王聰兒(1777年-1798年),湖北襄陽人,江湖藝人出生。參加白蓮教起義軍后,她曾任義軍總指揮,也就是八路義軍統帥,是一名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有勇有謀的女英雄。王聰兒入白蓮教不久,結識了白蓮教首領齊林,二人結為連理。
嘉慶元年(1796年)元月,白蓮教起義爆發,年僅20歲的王聰兒被推舉為“總教師”。此時,嘉慶皇帝從部分省調遣大批清軍圍剿義軍。當年8月,襄陽義軍突破清軍重圍,直驅鄂西北山區,將主力駐扎在鄖西安家河、三官洞一帶。王聰兒帶領襄陽義軍在鄖陽一帶分別以青、黃、藍、白、綠五色為號整編了隊伍,設置官職,明確軍紀。同年秋,起義軍攻入鄖西縣城,搗毀縣衙,打開監獄,砸亂刑具,開倉濟貧,深受群眾歡迎,百姓紛紛參加白蓮教起義軍。
嘉慶三年(1798年)2月,王聰兒、姚之富指揮起義軍由川陜強渡漢水,發動了“漢中大戰”,雖然有力地打擊了清軍,卻遭到清軍圍剿。隨后,她率起義軍翻山向西,經上津槐樹范家坪,沿泗峪河西上,經槐樹溝,翻二十四拐,進入陜川。3月,當起義軍行進至泗峪河溝垴時,由山陽、上津、鄖西、白河等地尾隨而來的大批清軍堵住了義軍退出的道路。當王聰兒帶領起義軍奮力登上閻王碥時,已是人困馬乏,清兵蜂擁追來,王聰兒和眾將士不顧傷痛和疲勞,繼續揮舞戰刀英勇殺敵。最后,王聰兒身邊只剩下助手姚之富和二三十名士兵,突圍已經是不可能了。王聰兒整整衣裝,堅定地對大家說:“兄弟姐妹們,我們跳下崖去,和死難的兄弟在一起!”
犧牲時,王聰兒年方21歲。
上津古城將迎來華麗轉身
上津鎮是鄖西縣西北重鎮,歷史底蘊深厚,文化源遠流長,素有“秦楚咽喉,天子渡口”之稱,是湖北省九大國家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也是我市唯一的一個歷史文化名鎮。
上津古城的保護與開發,是鄖西縣實施“旅游立縣”戰略的一個重要支撐點。該縣提出全力把上津鎮打造成鄖西的“第一副中心”,中國的“小長安”,力爭兩年建成上津古鎮AAAA級景區。
談及今年古城旅游項目建設,該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將完成環古城游道鋪設、古戲樓復建、山陜會館配套設施工程和上關縣、天主教堂修繕工程;完成天蓬山溫泉、大峽谷規劃編制、評審工作;啟動柳州荷塘、天子渡口、游船娛樂建設工程;扶植10家規模農家樂等等。
探訪歷史文化厚重的上津古城,花了足足一天的時間,離開千年古鎮,下起淅淅瀝瀝的春雨,大街小巷柳枝飄舞,吐著新綠,讓記者真切地感受到古鎮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她將實現華麗轉身。
☆☆☆ 品質旅游,服務至尚 ☆☆探訪上津古城☆武當山旅游線路咨詢預定☆☆十堰旅行社☆☆十堰周邊游
☆☆☆~ 十堰百分佰國際旅行社 真情服務 ☆☆☆~
24小時咨詢熱線:
電話:0719—8883686 19907282431 18972491426
傳真:0719—8883686
QQ: 25279947 1601406180 404715680 468901138 2953849132
微信: Z19907282431 18972491426
網址:www.slyhj.com
地址:十堰市人民南路7號長泰主樓215室(三堰加油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