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中宗李顯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曾被流放房陵14年。初到房縣時,唐中宗“惶恐欲自殺”。最終,唐中宗用房縣黃酒作為貢品獻給長安,取悅于武則天,終于重新登基。正因為流放十余年的緣故,李顯與房縣有了綿長的歷史淵源。
欲“讓天下”,遭貶為廬陵王
唐中宗李顯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又名李哲。李顯27歲時,父親李治病重。李治臨死時,對皇太子李顯執政不放心,留下遺言說:“七日而殯,皇太子即位于柩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看來,知子莫若父,李治對于兒子李顯當皇帝有些不放心,仍然保留天后(武則天)絕對的權力。
唐高宗去世后,李顯在父親的靈柩前即位,改國號為嗣圣元年(公元684年),立韋氏為皇后。原任普州(無考)參軍的皇后之父韋元貞,被提升為豫州(河南駐馬店)刺史。
韋皇后在枕頭邊給李顯吹風,她想通過至高無上的中宗皇帝,把她的父親職務再提升一下。李顯進一步封其老丈人韋元貞為侍中(主管土地稅務大臣,四品官),并把自己奶媽的兒子封為五品官。
據《舊唐書·裴炎傳》記載,這時,早已忍無可忍的中書令(相當于總理大臣)裴炎站了出來,指責唐中宗,“固爭以為不可”。唐中宗初當皇帝,又年輕氣盛,見裴炎在朝庭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頂撞自己,感覺自尊心受了傷害,便口出狂言,說出了令人忌諱、最不合時宜的話:“我讓國與元貞豈不得,何惜為侍中耶。”
裴炎當時大怒,并不作聲,后向武則天告密。武則天聽了裴炎的告密,頓時龍顏大怒。其后不久,武則天廢中宗李顯為廬陵王。
幽禁兩月,房縣路上韋氏臨產 就這樣,即位不到兩個月的皇帝李顯被御林軍帶出朝堂幽禁了起來。
嗣圣元年四月二十二日,被幽禁兩個多月的廬陵王李顯一家被押送出洛陽。武則天決定把李顯軟禁于房陵(今房縣,也稱房州)。后由于其他原因,改囚于均州。
李顯在均州沒有待夠一年,武則天又派人將李顯一家人押送到房州。根據《資治通鑒》記載,唐中宗李顯被貶房州的時間為武則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三月。
在均州居住不夠一年的李顯,又舉家遷往房州,也就是如今的房縣。房州位于均州正南,跨越整整一座武當山脈,這里在縣志上被描寫為“萬山嵫厘,林壑遂密”,自然條件惡劣復雜。廬陵王李顯拖兒帶女趕赴房州,其皇后韋氏又身懷六甲。
從均州到房州是舟車不通,一家人走在山間的小路上,有時不得不爬坡,一路上歷經艱辛。韋皇后挺著大肚子,冒著臨產的危險,疲憊地朝房州挪動著腳步。終于到了房州地面,韋皇后臨產了。她在痛苦的呻吟之中生產了,生下來的女嬰連包裹的布都沒有,李顯只好用自己的衣服來包裹這個半路上生下來的女兒。公主小名就叫“裹兒”,這個半道上生下來的女嬰就是二十年后不可一世的安樂公主。后來重新當了皇帝的李顯,也就死在安樂公主手中。
“惶恐欲自殺”,流放房縣十四載
李顯一家子凄凄慘慘地被流放到房州來時,房州當地歷朝流放官員、皇親國戚都有,大家司空見慣,所以李顯到了房州以后,房州當地官員對廬陵王一家頗不客氣。《舊唐書》中記載:“制約甚急。”與此同時,武則天一邊平息徐敬業的反唐叛亂,一邊頻頻派人遣使到房州查看李顯的動靜。每當聽到武則天派使臣到達房州的消息時,懦弱無能的李顯都“惶恐欲自殺。”多虧了韋皇后多次勸解,才使李顯沒有走上絕路。李顯深感韋皇后的賢德,感動地說:“一朝見天日,誓不相忌。”從而為自己后來慘死在韋皇后手中打下了伏筆。
中宗李顯在房州落戶以后,《舊唐書》中記載:“初,廬陵王安置房州,制約甚急。知騫與崔敬嗣為刺史,皆保護,供給豐贍,中宗德之。”
中宗李顯對于張知騫、崔敬嗣非常感激。到后來,李顯重登皇位后,加封張知騫為左護衛將軍加云麾將軍,封范陽公。“時崔敬嗣已死,追封他的兒子。敬嗣的兒子好喝酒,不能勝任,李顯就封他為五品散官。”
李顯到房州以后,由初來時“惶恐欲自殺”到后來已安居,地方官員也由李顯初來時的“制約甚急”到后來“供給豐贍”。武則天對李顯的管束也漸漸放寬,由頻繁探查到“少見光顧”。而李顯念念不忘當皇帝的樂趣,他懷念母親,思念長安。為此,李顯在廬陵王城建有“望北臺”。
據史料記載,李顯嗣位者方二三月,可一家人則被流放在房州十四載。
黃酒為貢品,取得諒解重新登基
唐中宗在房州安定下來以后,便和韋皇后在房陵自食其力,并把宮庭中栽桑養蠶取絲的工藝傳到房州民間,又把宮庭中釀酒的工藝結合房州地方黃酒的釀造技術結合在一起。每年,李顯都會把把房州產的黃酒作為貢品獻給長安。時間一長,李顯因為乖巧孝順,也慢慢取得了母后武則天的諒解。
到了圣歷元年(公元698年)三月,武則天年老多病,委派大臣徐彥伯趕赴房州召回廬陵王李顯一家人。李顯一家經過長達19天的艱難跋涉,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東都洛陽。
李顯回到洛陽后,武則天將他一家安排在宮中居住,不與外界聯系。當時,已封為皇嗣的睿宗李旦見廬陵王回朝,數次稱疾不朝,請求讓位于中宗李顯。后來,武則天派李顯外出征兵討伐突厥。李顯就在洛陽招兵買馬,不到一個月,就招得壯士五萬多人,可見李顯在當時很得人心。
公元704年,武則天病重。公元705年正月,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五個大臣發動政變,殺死了武則天的兩個情人張易之、張昌宗,把武則天遷到上陽宮,輔佐李顯登上了皇位。
李顯重新坐朝以后,總結了在房州流放十四年的經驗,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改朝換代;二是平反昭雪;第三件事就是把全國老百姓的租稅免了一年。
對于房州,李顯免了三年賦稅。到了神農四月壬子,唐中宗特別把房州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接到洛陽,宴房州父老于洛陽城南門,并各賜勛一級,帛十五段。
妻女下毒手,兩登皇位中宗被殺但是,由于李顯的懦弱無能,自坐朝以后,韋皇后又效仿武則天垂簾聽政,把持朝政。同時,安樂公主也依仗父親的權勢,胡作非為。
公元706年,李顯在安樂公主一再要求下,封安樂公主為萬戶侯,相當于親王。公元710年,安樂公主和母后韋氏共同策劃謀殺中宗。她們把放有毒藥的餡餅給中宗吃,中宗吃后一命歸西。
這位歷盡艱險、兩登皇位的唐中宗,不明不白地死于自己心愛的妻子和愛女手中。李顯被毒死以后,臨淄王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殺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及她的女婿武延秀。隨后,唐睿宗即位。李顯死后,被運至陜西省富平縣定陵安葬。“古今無人頌中宗。”這是《富平縣志》里評價李顯的一句話。但從中宗李顯二次登上皇帝位以后,所頒布的幾條政令中不難看出,他也想把國家治好,對于廟宇的管理,環境衛生的倡導,對于國家人才的選拔,對于冤假錯案的昭雪,都證明了一個封建朝代的帝王治理國家的心胸和謀略。而在另一個方面,李顯還是一個模范丈夫,對妻子韋皇后忠貞不二。歷代皇帝都少有像他這樣重感情的,對妻子如此之好,與妻子相親相愛。
☆品質旅游服務至尚☆☆唐中宗與房陵的歷史淵源☆☆十堰周邊游旅游攻略|☆☆十堰旅行社
☆☆☆~ 十堰百分佰國際旅行社 真情服務 ☆☆☆~
24小時咨詢熱線:
電話:0719—8883686 19907282431 18972491426
傳真:0719—8883686
微信:Z19907282431 18972491426
QQ: 25279947 1601406180 404715680 468901138
網址: www.slyhj.com
電郵:25279947@qq.com
地址:十堰市茅箭區人民南路7號長泰主樓215室(三堰加油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