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藏在阿爾泰山中的人間凈土
如果鋪展開祖國的版圖去尋找,喀納斯恰如雄雞尾巴頂端上的那片羽毛,絢麗而挺拔,靈動而神奇。
進入阿貢蓋提草原,只見這里四面環山,地勢平坦,植被豐富。自然純樸的民族風情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處處展現著哈薩克民俗與草原游牧文化的特有色彩。坐在車上,環視周圍風景,森林草原相間,河流溪水交匯,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隨著汽車盤行繞轉,你會強烈地感受到一種現實中透視出悠遠、艷麗中體現著純樸的時空美感。
山間溪水嘩嘩流淌,四周山峰聳峙,松林密布,綠地如茵綿延,馬羊紅白相間。奇山、秀水、藍天、白云、氈房,那悠遠無限的風光,通過視覺引起內心一陣陣悸動,形成難以抗拒的情思,侵襲著我這顆不由自主騷動的心,進而一次次地將人帶入一個虛幻迷茫又如詩如畫的奇妙境界。
我們終于在天擦黑時抵達了喀納斯景區外的賈登峪。賈登峪的夜間氣溫較低,在外面行走需要穿厚厚的衣服,睡覺還要蓋著厚厚的棉被。在游人中流傳著一句話: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跑得比馬快。
人們常常所說的喀納斯其實就是指喀納斯湖,從景區大門到喀納斯湖約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喀納斯景區是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大門是那些尖頂的卡通造型的建筑,幾乎每個游人都喜歡在這樣的地方留影。
乘坐景區的中巴車沿著喀納斯河谷向喀納斯湖緩緩行進,一幅長長的畫卷徐徐展開,無數的美景撲面而來。首先吸引你的是河谷底部蜿蜒的喀納斯河,晶瑩碧綠,流瀉如綢,忽而沒入林莽,忽而閃出山口,一到灘頭,雪浪飛濺。這哪像河水?分明是一河液態的玉。兩岸叢林掩映,一排排高大筆直的樹木站在河岸上,亭亭玉立,綠發婆娑。
坐在喀納斯的草地上,仰望高高的藍,撫摸矮矮的綠,我們深情地凝視著這個童話般的世界,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心頭掠過一絲久違的愜意,我們想張開雙臂將它緊緊擁抱,我們想融入其中哪怕化成一棵小草。
藍天、綠水、青山,尖頂的房屋倒映湖中,交相輝映,一步一景。落葉松、紅松、云杉、冷松等珍貴樹種和間雜其中的眾多樺樹林,再加上變幻莫測的五彩湖水,讓人感覺到眼前就如同移動著一幅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湖畔有幾座艷麗色彩的卡通尖頂屋,坐落鑲嵌在大片色彩斑斕的草甸中,使之多了幾分童趣,多了幾分靚麗……
木橋通道挑起了周邊的無限美好,站在這里觀湖光山色,看魚戲水草間,讓人有一種如身在世外桃源般的感受。不知不覺間,我們跟著導游來到了正宗的喀納斯湖邊,將乘船去游覽那美麗又充滿神秘色彩的喀納斯湖。喀納斯湖是中國西北內陸最深的高山淡水湖,素以“水怪之湖”聞名天下,面積有45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處196米,它最遠的水源來自于阿爾泰山頂的積雪。或許由于湖水深達一百多米的緣故吧,它不如河水清澈,碧綠中帶點乳白,純凈的湖水被稱為“上帝的調色板”。
湖中來往游船的“突突”聲打破了喀納斯的千年寂靜,驚飛的水鳥撲楞楞掠過傾斜的水面。船頭犁開波浪,點點碎玉濺到臉上。喀納斯是蒙語,美麗富饒、神秘莫測的意思。扶著船舷,想著關于喀納斯湖怪的傳說,確實頗有神秘之感。
喀納斯湖似乎在考驗人們獵艷的耐心,靜靜地躲在阿爾泰山的深谷里,用山重水復、坡高路險的旅途,留給人們數百公里的長途顛簸和勞頓。為了不使人們過分疲憊和厭倦,在湖的兩旁,又一頁頁變幻著山色佳景,讓你目不暇接、驚嘆連連。兩岸群山環抱,森林密布,草場繁茂,湖面碧波蕩漾,山與湖相互映襯,碧水藍天、青山白云、雪嶺草甸渾然一體,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乘船沿喀納斯湖逆流而上20多分鐘,除了綠波蕩漾的湖水,湖怪的蹤影一點都沒有覓到。這時,游船停在了湖中心,我們開始上到船頂欣賞湖景,拍照留念,留下記憶中永恒美妙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