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屆大會上正式通過的。1976年,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并建立《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
中國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為締約方。1999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中國于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自1987年至2010年7月,中國先后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已達40處。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受到“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還可由有關單位招徠和組織國際游客進行游覽活動。
中國的世界遺產
2010年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并通過了將中國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將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貴州赤水、江西龍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聯合申報的中國丹霞地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0項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28項,自然遺產8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
28處文化遺產:
“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廬山 長城 故宮 天壇 頤和園周口店 安陽殷墟 秦始皇陵莫高窟 平遙古城 武當山 承德避暑山莊 孔府孔廟孔林 西藏布達拉宮 麗江古城 蘇州古典園林 明清皇陵 龍門石窟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云崗石窟 澳門歷史城區 安徽西遞宏村 福建土樓 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 山西五臺山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墓葬
8處自然遺產:
中國丹霞地貌 中國三清山中國喀斯特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三江并流 黃龍 九寨溝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4處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安徽黃山 福建武夷山 山東泰山 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前車之鑒
長城:早在1987年便成為世界遺產,最近,長城管理委員會完成了向社會征集墻體刻字去除方案活動,但尚無良方。北京八達嶺段長城墻體已被游客留言布滿……
山西平遙:平遙古城墻也有同樣命運,連續三次坍塌讓全世界關注。
敦煌莫高窟:面對龐大的客流量,敦煌博物院開始減少開放的洞窟數量,但對洞窟內文物的偷盜行為還是讓他們防不勝防……
張家界:作為自然遺產,張家界就被世遺大會亮了黃牌,他們修建了觀光電梯,此舉被遭到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的非議,被認為對整個景區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把世界遺產完整地交給下一代
■陳威華 趙焱 畢玉明
聯合國教科文 世界遺產是經組織確認的具有重要價值的人類共同財富。讓人類共同財富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保護,是申報世界遺產的初衷。
在已被確定的900余個世界遺產中,有的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內涵,有的擁有世所罕見的美麗景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設置了嚴格的門檻,能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也意味著,人們為保護這些自然和文化遺產付出了艱辛努力,使這些人類的共同財富能世代相傳。
無論國內國外,世界遺產大都已成為熱門的旅游景點。申遺成功,對于這些景點來說,意味著知名度的進一步提高和經濟價值的進一步提升。然而,一些世界遺產因此也面臨被過度開發的危險,值得警惕。
比如,美國佛羅里達南端的大沼澤地國家公園曾是著名的水鳥世界,但是由于外圍土地的開發,水鳥數量已減少了90%。在中國,敦煌莫高窟、麗江故城、蘇州古典園林等世界文化遺產都面臨很大的旅游壓力,如何做到旅游開發與保護相得益彰,值得研究。
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而非搖錢樹,它不同于普通的旅游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將無法挽回。在世界遺產保護問題上,一些國家在實踐中已經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比如,巴西的獵鹿人臺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后,巴西政府加大了保護力度,曾經一度囂張的非法采礦現象徹底消失。
世界遺產是大自然和我們的祖先經歷漫長歲月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每一代人有責任把它們完好地交給下一代永續利用,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毀了它們。保護好世界遺產,是對子孫后代負責!